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老年人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?

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

老年人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?

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防控管理阶段。在这一阶段,人们还需要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。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能向往常一样逛公园、跳广场舞……那么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怎样的不良心理反应,又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:

一、老年人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

1、老年人仍然会担心自己和家人被病毒感染,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,这种担忧更加明显;离退休状态的老人,因疫情造成的居家生活的不适,进一步加重因退休后产生的失落和孤独感。

2、老年人原本空闲时间就比较多,每天通过各种媒体过多地接收到一些负面的信息,在感官上对老年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,过度的信息无法合理消化,对其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,进而感到焦躁不安,甚至产生对于死亡的恐惧。

3、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,大部分死亡患者为合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。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,免疫力差等原因更容易生病。尤其是一些原来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,认为自己面对疫情时完全无能为力,有的感到无助与抑郁,甚至没有动力主动预防;另一些则感到过度的焦虑和不安,生活状态完全被打乱。这两类老年人反而更容易患病,即使不是新冠肺炎,也可能患上其他疾病,又进一步加剧其糟糕的情绪。

二、老年人的心理调适

1、首先要处理老年人原有的躯体疾病。老年人往往为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所困扰,尤其是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,首先要做的就是原有疾病及时的药物治疗,并监测血压、血糖等变化情况,使其保持稳定。

2、用老年人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。不同年龄的人对新知识、新观念接受的程度和方式存在差异。家属和医务工作者在进行新冠肺炎的科普宣传时,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,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刻板的表达方式。

3、鼓励老年人加强亲人间的相互支持。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,可通过电话、互联网、手机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多交流,沟通感情,相互倾听,从中获得支持,共同构建心理的抗疫联盟。

4、老年人应规律生活,适当锻炼,均衡饮食,提升自身抵抗力。在充分了解新冠肺炎和自身原有疾病相关知识后,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反复地或者过分地去寻求额外的负面信息,维持原有的作息规律和兴趣爱好,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室内体育锻炼,如做手指操、颈部操和八段锦等;

5、激发老年人的内在潜能。老年人往往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,在心理干预过程中,老年人过往的经历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或挑战,当时是如何取得成功的,这些经验仍然可以借鉴。

6、关注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变化。如果老年人情绪持续恶化,严重失眠、焦虑、抑郁等,且无法通过原有方式调节时,应尽快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,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,及时进行心理干预,必要时进行相应药物治疗。

尽管疫情依旧严峻,存在诸多未知的风险,老年人可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,重建安全感,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,更有力量地面对与新冠肺炎的这场“战斗”。